作为传统工业部门,国内造纸业近10年来在环保方面取得的成绩不容质疑。但必须承认,造纸行业仍然是“COD排放俱乐部”头号会员,承担了巨大的减排压力。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在不久前表示,制浆造纸行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88%,COD排放却占到35%,这决定了行业难以长久维持现状。据透露,造纸行业内部提出的预期减排指标为COD排放减少10.4%,年平均降低2.2%,在产量保持增长的同时,从2010年的106万吨降至2015年的95万吨。
“十二五,造纸行业主要通过结构减排和深度治理实现削减污染物目标。”中国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总量控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悦颖向记者表示,他们对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进行了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核算,预计工业COD和氨氮的减排量约为120万吨和10万吨。
吴悦颖分析说,在结构减排方面,“十二五”期间,对于造纸企业,要求淘汰无碱回收的碱法(硫酸盐法)制浆生产线,单条产能小于3.4万吨的非木浆化学浆生产线,单条产能小于1万吨的废纸生产线,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年生产能力5万吨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以及部分铵法制浆,据测算,大约需要淘汰造纸生产能力800万吨。在深度治理方面,主要通过加快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同时强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预计造纸及纸制品业新增日污水处理量300万吨。
她特别提到了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排放标准测算,造纸废水的减排将能为工业源总量控制做出很大贡献”。吴悦颖说,当初标准出台时,我们也有疑问,这么严格能有多少企业达标?在后来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大企业是可以达标的,治理费用也并非不可承受。
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正在给造纸行业自我调整不断加压。标准实施的第一阶段后,所有制浆、造纸企业都需执行(COD)排放限值100mg/L以下的标准。吴悦颖说,必须承认,目前还有很多造纸企业没有达到这一要求,而这也是造纸行业进一步减排的空间所在。
“首先要推行清洁生产,如果什么都不做,只靠末端生化治理是很难达标的。”吴悦颖表示,无论是碱法还是酸法,制浆工艺都要对废液进行回收。可以说,如果没有回收工艺,基本可以直接认定企业无法达标。如黑液提取和碱回收、白水回收等资源回收利用的措施,都可以减轻末端治理的负荷。
在提出工业行业削减任务的同时,环境规划院的相关课题组也考虑了相关的可行性技术和工艺。以造纸行业为例,首先要根据原料和产品种类、废水来源和性质确定源头治理工艺(化学制浆生产系统采用能源和化学品回收、循环工艺用水等措施;机械浆和化机浆生产系统应采用清污分流、循环工艺水、纤维回收等措施;造纸生产系统应采用循环工艺水、白水回收等措施);然后根据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等因素确定制浆造纸废水末段治理系统,包含厌氧单元的二级处理工艺和必要的深度处理,在末端治理环节就可以达标。
“企业肯定要增加投资,但并没有增加到不可接受的水平。而环保成本的增长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淘汰一些治污水平不高的小企业。”吴悦颖说。而据造纸业内人士介绍,造纸业万吨产能投入已达1亿~1.5亿元,这和钢铁、石油化工等重工业的投资额基本相当。
而对于新的控制指标氨氮,吴悦颖表示造纸行业的问题并不大。“我们与造纸协会合作研究发现,对于造纸行业,其废水中氨的来源包括亚铵法制浆废液、废水生化处理厂投加的过量营养盐、瓦楞废水中的原淀粉、植物原料中含有的氨等。”
其中,亚铵法制浆废液和投加过量的营养盐是造成造纸行业氨氮超标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对于小型亚铵法化学制浆企业,其废水氨氮浓度为大中型企业的2~4倍,导致其处理成本增加,以至于部分小型企业无法承受。因此,“十二五”减排措施中考虑淘汰一批铵法制浆企业。投加过量营养盐使造纸废水氨氮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运行费用提高的企业,其运行成本的增加完全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应该通过提高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要求来降低氨氮排放。
造纸行业作为第一排放大户,是否会效仿电力行业进行总量单列甚至项目审批权上收?吴悦颖表示,作为重污染行业,未来造纸行业可能会实行区域、行业总量控制,比如某地没有削减下来的造纸行业水污染指标,就不能上新的造纸项目,这样对促进以新带老的政策效果将十分直接。